金秋十月,黄浦江畔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7日清晨7时30分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.8万名选手齐聚外滩,共同参与了这场备受瞩目的体育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5分42秒和2小时21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并双双刷新赛会纪录。
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延续了“健康、活力、包容”的主题,赛事规模再创新高,除全程马拉松外,还设有半程马拉松、10公里健康跑和5公里欢乐跑四个项目,吸引了包括业余跑者、专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在内的广泛参与,据统计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5万,最终通过抽签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来自全球五大洲,其中外籍选手占比达12%,创下历史新高。

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推动全民健身,同时促进国际体育文化交流。”

赛道优化,选手体验升级
今年的赛道在保留经典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优化,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标志性景点,终点为上海体育场,赛道沿途增设了18个补给站和6个喷淋点,为选手提供充足的饮用水、能量胶及降温服务,组委会还首次引入“智能领跑员”系统,通过佩戴芯片的官方配速员实时调整节奏,帮助选手更科学地完成比赛。

来自北京的业余跑者王先生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上马,今年的组织更人性化了,尤其是后半程的补给非常及时,让我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。”

非洲军团表现强势,中国选手突破自我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最终以2小时05分42秒的成绩夺冠,将赛会纪录提高了1分13秒,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凭借稳定的配速后来居上,以2小时21分18秒的成绩摘金。

中国选手同样表现亮眼,男子组中,云南名将董国建以2小时09分55秒获得第八名,成为唯一跻身前十的亚洲选手;女子组小将张新艳则以2小时28分34秒位列第五,创下个人职业生涯最佳战绩,赛后,张新艳在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国际大赛的经验让我看到了差距,但也坚定了我冲击巴黎奥运会的信心。”

科技赋能赛事,保障安全与公平
为提升赛事管理水平,组委会今年全面升级了智能监控系统,通过人脸识别、AI计时和无人机巡航等技术,实时追踪选手状态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,所有参赛选手的芯片数据均接入区块链平台,确保成绩透明可查。

医疗保障方面,赛道沿线部署了32个医疗点和200名急救跑者,并配备AED除颤仪等设备,据统计,全程共处理扭伤、脱水等轻微伤情127例,无严重事故发生。

市民热情助威,城市活力迸发
尽管清晨气温偏低,但沿途观众的热情丝毫不减,南京路步行街、徐家汇公园等路段挤满了加油助威的市民,不少人自发举起标语、敲响锣鼓,家住浦东的李女士带着儿子观赛:“孩子明年想报名欢乐跑,今天先来感受氛围,马拉松展现的是坚持和拼搏的精神。”

赛事还带动了周边经济,据商务部门统计,比赛周末上海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23%,外滩商圈餐饮营业额上涨40%。
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
为践行绿色办赛理念,组委会首次推行“无纸化”服务,通过电子手册和短信推送赛事信息,补给站采用可降解杯具,赛后回收率达90%,完赛奖牌以回收金属制成,T恤则使用环保纤维材料。

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
国际田联代表在闭幕式上高度评价:“上海马拉松在竞技水平、组织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为全球赛事树立了标杆。”
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前冲过终点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融合了竞技、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盛宴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速度与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