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导语)
2024年国际城市马拉松赛于昨日在阳光明媚的清晨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托拉和埃塞俄比亚选手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23秒和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再次展现了非洲选手在长跑领域的统治力。
(赛事盛况)
本届马拉松赛路线贯穿城市核心地标,起点设于中央广场,途经历史悠久的古城区、风景如画的滨江大道以及现代化的商业中心,最终抵达奥林匹克体育场,沿途吸引了数十万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赛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赛事组委会在赛道沿线设置了15个补给站和8个医疗点,确保比赛安全有序进行。
清晨6点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职业选手与业余跑者同时出发,男子组比赛中,托拉在30公里后逐渐拉开与第二集团的差距,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冲线,赛后采访中,托拉表示:“今天的天气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女子组方面,格布雷西拉西耶在最后5公里实现反超,以微弱优势击败卫冕冠军、日本选手田中由纪,首次夺得该项赛事冠军。
(本土选手表现)
尽管非洲选手包揽冠军,但本土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中国选手张伟以2小时11分38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第8名,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,女子组中,李娜以2小时28分16秒位列第5名,创造了近五年来中国选手在该赛事的最佳排名,赛后,张伟表示:“能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未来会继续努力突破自我。”
(业余跑者风采)
除了职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也是赛事的一大亮点,今年组委会特别增设了“健康跑”和“家庭跑”项目,吸引了近2万名爱好者参与,65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30分完成全程马拉松,他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年轻了20岁!”多位视障选手在陪跑员的协助下顺利完赛,展现了马拉松运动的包容性与人文关怀。
(赛事创新与环保理念)
本届赛事首次采用可降解号码布和环保奖牌,赛道沿途的补给站全部使用可回收材料,组委会还联合公益组织发起“奔跑一公里,种植一棵树”活动,选手每完成一公里,组委会将向环保项目捐赠1元,赛事总监李明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们希望将马拉松打造成绿色、可持续的体育盛会。”
(经济与文化影响)
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,本届马拉松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、餐饮和零售业的增长,据统计,比赛期间酒店入住率达95%,部分特色餐厅营业额翻倍,赛事通过全球直播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城市风貌,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,文化学者指出,马拉松已成为连接体育、旅游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纽带。
(未来展望)
随着2024赛季的圆满结束,组委会宣布明年将扩大赛事规模,增设“青年精英挑战赛”和“轮椅马拉松”项目,国际田联官员称赞道:“这座城市用专业与热情为全球马拉松树立了新标杆。”